肉鹅放牧采用分区轮牧,要防止牧草过熟而降低适口性与利用率,还要根据植被的产草量和鹅的采食性能合理安排放牧。每天早晨放牧前喂给全价饲料,牧归后再喂料1次;每周应补饲0.5千克~1千克的全价饲料。肉鹅70日龄时应进行20天左右的肥育,选择半水半陆地之处建0.7米高的竹木结构的围栏,场地大小应按每平方米可养5只鹅计算。每天饲喂2次~3次,饲料掺入切碎的青菜或水草,每次喂完后让鹅下水游1小时~2小时,这样才有利于肉鹅的增重。
为保持鹅群持久旺盛的生产能力,不影响种蛋的受精率,一般应采用全进全出制度,考虑到育种因素,种鹅繁殖的年龄变化因素,种鹅采用3年全群更新1次。
3.选择适宜的品种。鹅的品种不同,其生产性能差异很大,选择适宜的品种饲养是获取高产的前提和基础。为适合深加工的要求,规模化养鹅应选择纯白羽、生长速度快、繁殖能力好、适应性强的品种或配套系进行饲养。目前主要品种有籽鹅、狮头鹅、马冈鹅、白鹅、豁眼鹅,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体形中等,羽毛白色,胸阔臀宽,颈长且向前弯曲,似弓形,胫粗而直,整个体躯呈长方形,并产蛋多,生长快,适应性强,肉质好。出生后180~240天开产,年产蛋量为100枚左右,多者可达180枚,蛋重118~131g,蛋壳白色,是肉鹅生产的母本,可选用法国莱茵鹅作为父本生产杂交商品鹅。商品鹅,成年时羽毛纯白,生长速度快,适应性强。
1.2 购雏季节不当
许多养鹅户不太重视进雏季节,有的在春天,有的在初夏,初夏进雏虽然育雏的舍温易控制,鹅雏成活率高,但禽舍也容易温度过高而导致雏鹅“上热”,而且放养时间短,不能充分利用饲草资源,鹅出栏时体重偏小。
1.3 放养密度不合理
在农村,某些养殖户一味追求放养,有的地方每公顷草地放养100~150只,甚至更高,这样造成青饲料等的严重不足,鹅吃不饱,生长速度减慢,体质瘦弱,增加了死亡率。须要长期补给大量精料,这既增加了饲料费用,在管理上又增加了难度。